俗语言,“民以食为天”,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了。在日常生活里,我们常接触的零食以及其他包装食品中,总会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标识。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、类目繁多的营养成分表、原料复杂的配料表等等,这些内容你都看的懂吗?你知道该如何根据这些内容挑选你需要的产品吗?
购买食品时,除了注意包装上的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、是否在保质期内,还应关注食品原料、营养成分是否标注,有无SC(QS)标识,切勿购买三无产品(无厂名厂址、无出厂合格证、无保质期)。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认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包装上的秘密!
配料表”和“营养成分
常规食品包装上都会标注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。
配料表:配料依据含量多少顺序来标注,含量高者在前;再一个就是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添加剂,单*种食品内所含添加剂的量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的,但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积累起来,还是存在有一定影响。
营养成分表:大多数人看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时,可能会对NRV%感到困惑。NRV也叫营养素参考值,是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和适宜摄入量制定的,预包装标准规定NRV值修约间隔为1(取整数)。以饼干为例,假设某能量棒营养成分表标注其能量为每100g为1998kJ,NRV值24%,完整吃完一包能量棒(328g)后获得能量为 1998*328/100=6553.3kJ,占每天所需全部能量的 24%*328/100=78.72%,说明吃完这包能量棒,已摄入一天所需能量的近八成,再加上正餐和其他零食,很容易导致摄入能量超标。(其他营养成分算法相同)
营养成分表的参考价值简单来说就是NRV值(%)*该食品总重量(g)/100就能得出全部食用完该食品后,该项营养成分能满足每天所需的百分之几。
QS和SC编号
自2015年10月1日起,新的《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》正式实施后,规定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原来的QS编号改为SC编号,并不再标注QS标志。除某些保质期特别长的食品,市面上现流通的大多为带SC编码的食品。
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(“生产”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)和14位数字组成。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:3位食品类别编码、2位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代码、2位市(地)代码、2位县(区)代码、4位顺序码、1位校验码。
前三位数字为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码,具体为:第1位数字代表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识别码,第2、3位数字代表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类别编号。
以某奶粉为例,食品包装上生产许可编号为SC10523062450028,前三位105是食品类别编号,1代表食品,05代表乳制品;第四、第五个数字是23,说明在黑龙江生产;第六到九个数字0624表示黑龙江省下属的县市代码,倒数第五到第二的数字5002表示产品的顺序码,后的8表示校验码。
条形码
条形码由条形码符号和对应数字码组成,常见的为EAN-13码,从左到右依次为:左侧空白区、起始符、左侧数据符、中间分隔符、右侧数据符、检验符、终止符、右侧空白区;其13位数字分四个部分,从左到右依次为:国家地区码(1-3位)、制造厂商代码(4-8位)、商品标识代码(9-12位)、校验码(13位)。
对于日常生活而言,我们只需利用条形码前三位判断来源国家就足够了,中国代码为690-699,若还想知道确切信息,可登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wang查询。
针对进口产品,不同国家有不同标准,以美国为例,生鲜果蔬一般采用PLU码,由4-5位数组成。由4位数组成的代码表示普通水果和蔬菜,由5位数组成的代码,如果个数字为8,代表该品种为“转基因”;如果个数字为9,则代表该品种为“有机”。所以如果见到美国带回来的果蔬,条形码只有5位数且以8开头,那么就可以判断这种果蔬是转基因作物。(目前国内的EAN-13码中不含转基因代码信息,若有转基因成分规定在包装上额外标注)